脊柱后凸成形术:解密脊柱健康的关键手术
脊柱后凸成形术:解密脊柱健康的关键手术
脊柱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是一种用于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方法,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或外伤导致的脊柱变形和疼痛问题。该手术通过在受损的椎体中注入骨水泥来恢复椎体的高度,减轻疼痛并稳定脊柱结构。
手术原理
脊柱后凸成形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微创手术在受损的椎体中创建一个小通道,然后将一个可膨胀的球囊插入其中。通过球囊的膨胀,可以恢复椎体的高度并纠正脊柱的变形。随后,骨水泥(通常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被注入到空腔中,固化后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支持脊柱并减轻疼痛。
手术过程
- 定位:通过X光或CT扫描精确定位受损的椎体。
- 穿刺:在受损椎体上方进行小切口,插入穿刺针。
- 球囊扩张:将球囊导管通过穿刺针插入,膨胀球囊以恢复椎体高度。
- 注入骨水泥:在球囊移除后,注入骨水泥。
- 固化:骨水泥在体内固化,通常在几分钟内完成。
- 关闭切口:手术完成后,切口被缝合。
应用范围
脊柱后凸成形术主要应用于以下情况:
-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这是最常见的适应症,适用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柱骨折。
- 恶性肿瘤引起的脊柱骨折:某些癌症患者可能因肿瘤侵蚀脊柱而导致骨折。
- 外伤性脊柱骨折:如车祸或高处坠落导致的脊柱损伤。
- 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的矫正。
手术优势
- 快速止痛:手术后大多数患者能立即感受到疼痛的显著减轻。
- 恢复快: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较短。
- 稳定性:骨水泥固化后提供良好的脊柱稳定性。
- 减少并发症: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减少了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注意事项
尽管脊柱后凸成形术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注意事项:
- 骨水泥泄漏:骨水泥可能泄漏到椎体外,导致神经压迫或其他并发症。
- 感染:虽然概率低,但仍有感染的风险。
- 再骨折:在手术部位或邻近椎体可能发生新的骨折。
- 术后护理: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
结论
脊柱后凸成形术作为一种现代微创手术技术,为许多因脊柱问题而痛苦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它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还能改善脊柱的稳定性和功能。然而,任何手术都应在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通过了解脊柱后凸成形术,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现代医学在脊柱健康领域的进步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