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从典故到现代应用
赫赫有名:从典故到现代应用
典故与出处
“赫赫有名”一词源于中国古代,常见于历史典籍中。其中最著名的典故之一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在这段典故中,烛之武凭借其智慧和口才,使秦国退兵,保全了郑国,之后烛之武便“赫赫有名”了。
意思
“赫赫有名”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有名,声名显赫,通常带有赞扬的意味,强调其名声之大,影响之广。
应用场景
-
历史人物:在历史书籍或影视作品中,常用“赫赫有名”来形容那些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如诸葛亮、岳飞等。
-
现代名人:在新闻报道或传记中,常用此词来描述当代的知名人物,如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等。例如,“马云是中国赫赫有名的企业家。”
-
品牌与产品:在商业广告或产品介绍中,常用“赫赫有名”来提升品牌形象,如“这个品牌的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上赫赫有名。”
-
文化遗产:在介绍文化遗产或历史遗迹时,也会用到此词,如“长城是中国赫赫有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话题
-
名人效应:讨论名人如何通过其影响力推动社会进步或商业发展。
-
名声与责任:探讨名人或名企如何在获得名声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
历史人物的现代解读:分析古代名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被重新解读和利用。
-
品牌营销:研究如何通过营销策略使品牌“赫赫有名”。
-
文化传承:探讨如何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使其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赫赫有名”。
“赫赫有名”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名声、影响力和历史地位的重视。在中国文化中,名声往往与责任、荣誉和历史使命紧密相连,因此,“赫赫有名”不仅是赞美,更是一种期许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