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该内容未能解决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反馈按钮或发送邮件联系人工。或添加QQ群:1381223

昂霄耸壑:典故与应用

昂霄耸壑:典故与应用

典故与出处

“昂霄耸壑”是一个源自中国古典文学的成语,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一诗中。杜甫在诗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中,“昂霄耸壑”正是用来形容泰山之高峻,山峰直插云霄,山谷深邃如壑。

意思

“昂霄”指的是山峰高耸入云,“耸壑”则形容山谷深邃幽远。合起来,“昂霄耸壑”用来形容山势雄伟,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感。

应用场景

  1. 文学作品:在诗词歌赋中,常用来描绘壮丽的山川景色。例如,宋代苏轼在《游金山寺》一诗中写道:“昂霄耸壑,翠壁千寻。”这里用“昂霄耸壑”来形容金山寺的壮观景象。

  2. 旅游宣传:在旅游景点的宣传中,常用此词来形容山川的雄伟壮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例如,介绍黄山、华山等名山时,常常会提到“昂霄耸壑”来突出其自然之美。

  3.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可能会用“昂霄耸壑”来形容建筑物的宏伟气势,如高楼大厦或大型桥梁的设计。

  4. 个人品格: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的志向高远,气节坚定。例如,形容某人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相关话题

  • 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通过描绘山川的雄伟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和对自然的敬畏。

  • 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中,常常以“昂霄耸壑”为主题,描绘山川的壮丽,体现画家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

  • 旅游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用文学语言来描述景点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昂霄耸壑”这样的词汇在旅游文学中频繁出现。

  • 环境保护:在现代社会,保护自然景观的呼声越来越高,“昂霄耸壑”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体现,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文学与地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描写不仅是文学创作的一部分,更是地理知识的传播媒介,通过诗词歌赋,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地理风貌。

通过“昂霄耸壑”这个成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体会到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追求。这种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